顯示具有 VMwar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VMwar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VMware] 解決 consolidation 時發生 file locked 錯誤的狀況

[VMware] 解決 consolidation 時發生 file locked 錯誤的狀況

今天早上到公司發現 vSphere Web Client 中有提示某台 VM 有 warning,進到 Summary tab 看了一下,出現了訊息如下:

Virtual machine Consolidation Needed status
Virtual machine disks consolidation is needed.

vSphere Web Client 中提示 VM 有狀況,檢視後顯示 "Virtual machine Consolidation Needed status. Virtual machine disks consolidation is needed"


恩,一看就大概可以知道是 snapshot 時出了點狀況,所以 disk 需要執行 consolidation 的動作,於是很直覺的按照下圖執行:

VM >> All vCenter Actions >> Snapshots >> Consolidate

執行 snapshot consolidation @ VM

結果出現了以下錯誤訊息:

Consolidate virtual machine disk files
[VM Name]
Unable to access file since it is locked

Consolidate Error


後來發現原來是 VDP 搞的禍,詢問原廠人員後,他們提到有時候 VDP 在備份的時候會搭配 snapshop 的機制來進行,但有時候會發生秀逗…..

處理的方式很簡單,因為 VDP 在處理 snapshot 時出了 trouble,因此在 VDP 的 VM 內就會殘留有問題的 snapshot 資訊,可透過以下方式尋找:

VM >> 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 >> 尋找有問題的 Hard disk(此處為帶有 warning VM name 的 vmdk 檔案) >> Remove

(注意! 不要勾選 Delete files from datastore)

從 VDP 中移除有問題的 VMDK

當有問題的 vmdk 被移除後,最後再重新做一次 snapshot consolidate,就可以解決此 warning 囉!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VMware] 透過 VLAN 的方式在 vSwitch 中設定多個網段

這功能必須透過 VLAN 的方式來達成,設定步驟如下:

1、在 vSwitch 中建立 Virtual Machine Port Group,除了設定一個好記的 Network Label 之外,最重要的是設定正確的 VLAN ID (假設此處設定 50)

2、新增第二個 Virtual Machine Port Group,設定 VLAN ID 為 51

3、在實體的 Switch 中,將 vSwitch 所對應到實體 switch 的實體 port 上,進行以下設定:
  • Link Type:Trunk
  • PVID:1
  • Tagged Membership:50, 51 
如此一來,設定就完成囉,分散在不同 Port Group 的 VMs,各自所產生的網路流量都會附帶著 vlan tag 供辨識囉!

這樣做可以達成兩個目的:
  1. vlan tag 可被實體 switch 與 vSwitch 辨識,廣播流量不會互相干擾。
  2. 可在同一個 vSwitch 中設定多個網段,提升網路管理上的彈性。

[VMware] vSphere ESXi 5.5 設定 NIC Teaming (搭配 HP A5120 Switch)

今天把 server 重灌成 5.5 U1 的版本,想說順便把 NIC Teaming 作一作.... 

測試了半天終於試成功了,為了怕未來又忘了,筆記一下...

 大概分成兩個部分

vSwitch 設定

1、新增 vSwitch,並指定多張(2~8)網卡與此 vSwitch 相連。

2、若有設定 VMKernal Adapter,設定管理用 IP Address,可不指定 VLAN ID,若需要 vMotion / FT / Virtual SAN ... 等功能,可順便開起來。

3、進入 vSwitch 設定中的 Teaming and failover 的功能,將選項設定如下:

  • Load balancing:Route based on IP hash 
  • Network failure detection:Link status only
  • Notify switches:Yes
  • Failback:Yes
4、除了上述設定外,還要將所有的 adapters 移動到 Active adapters 中 (放到 standby 就僅能做為 failover 用囉)。

實體 Switch 設定

1、在實體 switch 中,將對應的多個 port 設定為同一個 Link Aggregation Group (簡稱 LAG)。

2、將 LAG 的 Interface Type 設定為 Static (LACP Disabled)。

3、根據自家環境的設定,將 LAG 指定所需要的 PVID or 設定相對應的 Link Type(Access / Hybrid / Trunk),並 tag 所需要的 VLAN ID。

以我公司的例子,必須作以下設定:(只給 VLAN 10 的流量走)
  • Link Type:Access
  • PVID:10
  • Untagged Membership:10

如此一來,VMKernel 的流量就可以自動分散到多條線路上囉!

參考資料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VMware] 學習筆記 - vSphere Installation and Setup

Introduction to vSphere Installation and Setup

安裝 vSphere 包含以下部分:
  1. 確認硬體與軟體的需求皆符合
  2. 安裝 vCenter Server
    1. (optional) 安裝 vCenter Server database
      【註】小型環境(5 ESXi host 或 50 VMs 以內) 可使用內建的 MS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即可
    2. 安裝完整 vCenter 順序為:
      vCenter Single Sign-On => vSphere Web Client => vCenter Inventory Service => vCenter Server
  3. 安裝 ESXi 
    1. 確認要安裝的位置(Local Disk or USB or .... etc)
    2. 安裝 ESXi 有三種選項:
      (1) 互動式安裝
      (2) 使用 Scritp 安裝 / 升級 / 轉移
      (3) 使用 vSphere Auto Deploy
  4. 安裝完成後,進行開機 & 網路設定
  5. 若本機硬碟儲存空間很有限,建議設定遠端的 syslog server,或是安裝 vSphere Syslog Collector 來收集所有 ESXi Host 上的 log

System Requirements

安裝 ESXi 5.5,硬體限制如下:

  • 僅支援 64 位元 x86 架構的 CPU
  • 至少要雙核心的主機
  • 僅支援 LAHF & SAHF CPU 指令集
  • BIOS 中必須啟用 CPU 中的 NX/XD bit
  • 主機至少必須要有 4GB 以上的記憶體,官方建議 8GB 以上
  • 若要支援 64 位元的 VM,x64 CPU 上的虛擬化的功能(Intel VT-x / AMD RVI)必須啟用
  • SATA 裝置會被視為遠端裝置,非本機裝置,因此無法作為 scratch partition 之用
  • ESXi 不支援在本機內的 SATA 硬碟上建立可跨多台 ESXi 主機共同分享的 VMFS datastore

【註】在 ESXi 5.5 上無法將 SATA-CDROM 連接至 VM,必須改成 IDE emulation mode 才可用

ESXi Booting Requirements

vSphere 5.5 支援使用 UEFI 開機,透過 UEFI,可選擇使用硬碟、光碟、甚至於 USB 隨身碟開機。
若要使用網路開機 or 使用 VMware Auto Deploy 開機,就必須選擇傳統的 BIOS 模式,不能選擇 UEFI。
【註】安裝完 ESXi 5.5 之後,若更改開機模式(legacy BIOS <-> UEFI) 可能會造成無法正常開機










zh-CN → zh-TW
順序